先生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毋庸置疑,主要有两个:
一是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子夜》往往被看做是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是以茅盾名字命名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之一,并推选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形成了当代文坛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景象。
今天特辑录茅盾先生鲜为人知的二三事,以分享纪念。
茅盾先生二三事
小说更名
在现代文学的档案资料中,茅盾的作品手稿最为难得,其中长篇小说《子夜》的手稿尤为珍贵。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创作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全书共19章。小说以30年代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影响下,奋斗、挣扎,直至破产的必然命运,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英勇奋斗精神和农民举行武装斗争的浩大声势。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革命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
茅盾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是从1931年10月开始的。小说刚写好前面几章时,当时的《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就找到茅盾,准备从1932年起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让他给小说取个名。茅盾当时拟了三个题名:夕阳、燎原、野火,最后决定叫《夕阳》。这是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隐喻当时蒋介石政权虽然战胜了汪精卫、阎锡山等新军阀,但其总的趋势已是“近黄昏”。后来,他觉得“夕阳”虽然象征旧中国社会已是日落西山,但未来前途仍然未卜,经再三思索,在全书写完之后,决定将书名改为《子夜》。“子夜”为深更半夜,它不仅包含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象征着黎明即将来临,喻意中国社会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其题名也是更改过的。《林家铺子》创作于1932年6月,发表于同年7月《申报月刊》一卷一期。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战争硝烟弥漫,上海形势紧张。本来跟茅盾一起住在上海的他的母亲陈爱珠有些担心,执意要回乌镇老家。茅盾随即送回母亲,并在家中住了约半个月,待安顿好母亲之后即回上海。这时,上海《申报月刊》主编俞颂华来向茅盾约稿。茅盾在回乌镇这半个月里,曾耳闻目睹镇上商家艰难经营的情形,正构思一篇反映小镇商人生活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江南一个小镇上林老板苦心经营的百货店,因不堪新军阀的欺压和苛捐杂税逼迫,最后终于倒闭破产的故事。小说完稿后取名《倒闭》。稿子交出之后,俞颂华一看,觉得这是一篇难得的好小说,但是这个题目不行。小说将要刊登在《申报月刊》的创刊号上,这刊物刚创刊,就登一篇《倒闭》的文章,多不吉利,刊物老板肯定不开心。茅盾考虑之后,就根据小说主人公林老板及其所开店铺等内容,将小说改名《林家铺子》。
独特日记
茅盾留下的日记手稿,无论从它的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跟一般人想象中的日记不同,有着它的独特之处。
在人们的想像中,茅盾作为一个誉满中外的大作家,其用以写日记的本子,一定是纸张精良、装帧雅致的珍品。可事实却相反。他日记本子里面所用的纸张,既不是质优的白色道林纸,也不是普通的办公用纸,而全是一些人们看过之后扔下的旧外文报刊纸。这些旧的外文报刊,有的已经旧得发黄,且都印有文字。茅盾就是利用这些单面印字的旧外文报刊纸来写日记。那工整秀丽的毛笔字,排列得疏密有序。这样一本本用旧报纸所写的日记本,都修裁装订得很整齐,并用旧的彩色画报纸作封面,朴实美观。不少中外大作家都有日记留存于世,但像茅盾这种形式独特的日记恐怕绝无仅有。这也反映了茅盾长期养成的那种生活俭朴、不尚奢华的优良品格。
这些日记不仅形成独特,内容也很特别。日记天天记,但内容十分简略。
如“今晨某时即醒……七时起身,上午阅报、参考……处理杂事,中午小睡一小时,下午阅书……晚间阅电视(书)至九时服药某枚就寝,某时入睡……”这样的内容几乎每天千篇一律。若是参加了什么活动或会议,记得也简单,所记多为个人生活琐事,很少记录社会政治要事,难得记下点滴,也很含蓄,从不发表议论。有学者认为这跟茅盾的性格有关。茅盾性格内向,处世一向严谨,用他自己的话说:“幼年禀承慈训,谨言慎行。”
仅管如此,从日记的只言片语中,还是能体察到他对一些事情的态度。比如关于“文革”中的“抄家”与“破四旧”。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社会上的红卫兵“破四旧”运动很快波及到文化部宿舍大院。1966年8月30日上午9点多,一群“红卫兵”突然闯进茅盾家中“破四旧”,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今日上午九时半,有红卫兵来检查,十一时许始去。箱子都细看,抽斗都细看,但独不要检查书籍,只说书太多了无用,只要毛选就够了。有一樟木箱久锁未开,锁生锈,不能开,乃用槌破锁”。明明是来抄家,他记作“检查”,明明是翻箱倒斗,他记作“细看”,分明是用槌砸锁,他记作“破锁”。茅盾用写小说的口吻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博览群书
茅盾一生读书甚博,学贯中外。他在《我阅读的中外文学作品》手笺上写道:青年时我的阅读范围相当广泛,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在古典文学方面,任何流派我都感兴趣,例如汉赋及其后的小赋,我在青年时代也很喜欢。至于中国的旧小说,我几乎全部读过,包括一些弹词。
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说,读名著起码“读三遍”。第一遍是粗读,快读。“好象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主要引起“情感上受感动”;第二遍是慢读,细细咀嚼,注意篇章结构;第三遍是精读,要一段一段地读,注意炼句炼字。后两遍要让理智活动起来,不仅要分析技巧,而且要“想到作者的思想,要看到作者在这篇里写的是什么社会问题,写了哪几个典型人物,再想想他用怎样的形象表现出来”。